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进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兴趣,枣庄市博物馆东馆区、西馆区于4月26日举办了“植韵拓染”非遗研学活动。此次活动以传统植物拓染技艺为核心,结合春日植物科普,通过知识讲解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,带领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,提升动手能力与艺术创造力。
西馆篇:古韵藏匠心,拓染传非遗
在枣庄市博物馆(西馆区)的社教活动室,一场以 “植韵拓染” 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于4月26日下午如期举行。
活动伊始,社教老师为孩子们系统介绍了植物拓染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特点。从古代染缬技艺的发展,到不同地域的拓染特色,孩子们在生动的讲述中领略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妙。通过实物展示与互动问答,孩子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实践环节中,孩子们在指导下精心挑选植物素材,通过布局、固定、敲拓等步骤,将花叶的形态与色彩拓印在棉麻手提包上。每位参与者都独立完成了独具特色的拓染作品,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技艺的乐趣。
东馆篇:暖阳映童趣,拓染绘春韵
当春日的暖阳透过枣庄市博物馆,洒在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笑脸上,一场别开生面的 “植韵拓染” 研学活动在4月26日下午拉开了帷幕。
活动现场,社教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我国古老的拓染技艺。从拓染技艺的起源、发展,到其蕴含的文化内涵,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仿佛带着孩子们穿越时空,走进古人的智慧世界。
孩子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拓染手提包,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满足的笑容。在欢声笑语中,此次 “植韵拓染” 研学活动圆满结束。通过这次活动,孩子们不仅拓宽了知识面,深入了解了非遗拓染技艺和春天植物的知识,更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能力,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。